削剑

留下记忆的痕迹,篆刻美好的未来

不要捉弄孩子

 

尹建莉老师在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》一书里,用了一个章节来陈述不捉弄孩子的理由。她认为捉弄孩子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、增加孩子的恐惧感、让孩子对他人不信任。长此以往,会造成让孩子品行上面的缺陷。当然她在书中对“捉弄”和“逗”孩子进行了区分。

阅读这个章节时,我的思想就开始了激烈争斗,因为在宁宁的成长过程中,总伴随着我对他的大量“捉弄”。尽管我很想把这些“捉弄”都归结于“逗”类,但是我自己都难以说服自己把那些“捉弄”行为归属于“逗”孩子玩类。

幸好,宁宁身心都很健康,他并没有因为我的“捉弄”而自卑,也没有因为我的捉弄而敌视他人,更没有因此而增加恐惧感。宁宁一直很单纯、很淳朴,我甚至感觉他比同龄的孩子要小一些,比同龄的孩子天真一些,他似乎从没有心计,特别乐意跟他人分享,也不太计较个人的得与失。所以,在班级里,他拥有很好的人缘,尽管学习成绩不出色,但每次在班级选举中,总能获得一点惊喜。

尽管如此,我还是非常赞同尹老师的观点,回想自己很多捉弄孩子的行为,也确实并不妥当。所以,在以后的生活中,我会“逗”孩子,但尽量不“捉弄”孩子,给孩子一个轻松、快乐、健康的成长环境。

“逗”孩子,是用和孩子平等的方式,以孩子的“快乐”为前提的一种游乐行为。而“捉弄”是成人利用自己的优势,对孩童的欺压,娱乐成人自己的行为。

下面回顾一下近两周对孩子的逗弄。

 

 

一、李彦泽

上周四晚,接宁宁和李彦泽放学,李彦泽班级先出来。我和李彦泽一边等管宁,一边聊天。

我问李彦泽:“今年吃过蟹黄汤包了么?”

李彦泽点点头:“吃过了。”

“你家里的是生汤包还是熟汤包?”,我问李彦泽,“好不好吃?你吃得多不多?”

“当然是熟的了,很好吃的。”李彦泽回答,“我已经吃了很多个了。”

“那吃腻了没有?”我坏笑地看着他。

李彦泽见我一脸坏笑,注视了我几秒钟,突然大声回答:“没吃腻。”然后伸出手,大喊道,“我还要吃蟹黄汤包,快拿来。”

我大乐:“今天可没有,周日我从靖江带生汤包给你。”

李彦泽大怒:“坏蛋,没有汤包你逗我干嘛呢。”

 

二、万星言

周日,从靖江但来几提陈士荣生蟹黄汤包,送给了李彦泽和万星言等几家。其中万星言家是宁宁送去的,送汤包的时候就万星言奶奶在家,宁宁跟万星言奶奶详细描述了汤包的保存和烹煮方法,但是万星言奶奶没听明白。

第二天,万星言遇到我,问我汤包怎么煮。

我说:“小笨蛋,你会煮鸡蛋,煮汤圆么?”

万星言说:“当然会了,搁水里烧开就行了。”

“真聪明!”我大笑道:“汤包也这么煮就成了。”

当时没在意,说说就过去了。

下午,万星言妈妈找我,问我汤包到底怎么做,万星言说我教她放水里煮,她总觉着不对劲。我大乐,心想孩子真是天真,然后详细跟万星言妈妈说了汤包的烹煮过程。

 

评论(5)

热度(2)